淘宝更改销量展示规则,数字背后的营销探索
现在购物平台众多,京东、拼多多、抖音、小红书……但习惯性的,还是更热衷于淘宝购物。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淘天集团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全面超市场预期,在用户规模、用户质量、商家规模、市场规模等方面领先行业。其中,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数(DAU)同比增长6.5%,在超大用户体量基础上,实现连续5个月高速增长。
淘宝购物的时候,你们会关注什么呢?对我而言,我看2个数据,一是月销数据,同样价格的,我会选择月销数据多的店铺,不同价格的,只要差距不是很明显,我会选择贵一点但月销好一点的店铺;
二是看评价量及有图评价数,评价量不多的店铺,在经营上总是欠缺了点用心,不太靠谱,而买家秀通常能打消很多不必要的购物欲望。
日前,淘宝平台更改了销量展示规则,首先,从30天月销改变为显示近365天已售件数,陆续覆盖到全部商品类目。以防晒帽为例,在淘宝搜索商品关键词“防晒帽”,发现商品的“月销XX件”如今已显示为“已售XX件”。
其次,对于新品,淘宝展示的是首次上架日30天内的观看人数,而非销量,只有点击进入到商详页后,才可看到已售的具体数量,体现的是新品的关注度,有利于新品的快速成长。
从本身的购物体验来说,购物平台的销量的确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那么,淘宝平台的此次展示规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展示规则的变化,是用户行为的催化剂
此前,拼多多显示的历史全部的销量累计,最高不超过10万 ,京东显示的是过往累计的全部评价,而淘宝之前显示过去30天的销量,在感官上差距较大。用户看展示的销量,并不单单是看数字,而是数字背后蕴含的口碑、品质及信任,足够的数量才有量变到质变的购物成交。基本上,用户在看到购物平台数据的时候,就会产生三种行为:
1.从众行为
所谓的从众行为,在概念上,是指在社会情境影响下,或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甚至有人说,人一生90%的决策行为,都有“从众”的影子。
当淘宝平台上的销售数量很多时,大家就会觉得,既然那么多人买过了,应该是个靠谱的商家。
正如平时我们点奶茶,销量最好的奶茶口碑会持续发酵,就是因为“从众”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去继续这个消费动作。当月销变成已售,一年的销售量自然更能驱动用户对大众的跟随。
2.损失厌恶行为
损失厌恶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们在面对风险时,会更加关注可能的损失而不是潜在的收益。比如拼多多的助力活动,总卡在提现到99.99的时候无法提现成功,在损失厌恶心理的影响下,你就会找更多的人助力,甚至不断去发展拼多多新用户助力。这是因为当你参与的时间越长、花费的精力越多,离成功越接近,你就越不想损失。
对于淘宝平台上的商品来说,若是月销为零或者数额很小,那么用户就会思考,为什么这家店铺的产品卖不出去?如果做了这家店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万一收到的产品质量不行,或者后续很麻烦怎么办?
这些小数字背后的忧虑,在用户眼里,就变成了“损失”,基于损失厌恶,自然而然就会远离销量不好的店铺。淘宝平台从月销变成已销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厌恶。
3.模仿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人如此,品牌也如此,达利品牌被称为山寨王国,当年,好丽友蛋黄派迅速走红,达利迅速推出“达利园”蛋黄派,尝到了模仿的甜头,随后又模仿了乐事薯片,推出可比克薯片,最热门的时候可比克薯片的销量远远超过了乐事薯片。所以,当用户无法选择的时候,模仿往往是他们的既定动作。
模仿有两大真理,一是模仿的人多了,你就越想模仿;二是看到别人已经取得好的结果,就迫不及待想要模仿。淘宝平台上的销量就像一个模仿提示音,符合了模仿的两大真理。
销量背后蕴含了用户的从众行为、损失厌恶行为和模仿行为,那么显而易见,淘宝的销量展示规则变化,对这些行为是催化剂,毕竟,年已售量要比月销售量,在数字视觉上有更强烈的刺激。
展示规则的变化,
是商家长远利益的定心丸
淘宝平台对用户的希望是购买,所以需要催化他们购买的行为,而对于商家而言,淘宝平台希望他们做的是战略性的长远发展,稳扎稳打,不投机取巧。那么针对商家,展示规则的变化,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1.数字效应下的决策行为
小小的展示规则变化,其实是淘宝平台对数字效应的有效运用。数字效应是心理学领域中的概念,指的是数字的大小或出现的频率对人的心理行为和决策产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大数字时,他们更倾向于思考长远的结果和可能性,而当人们看到小数字时,则更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上,考虑短期利益。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以“.99”结尾的价格时,往往会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如果一个价格出现的频率越高,比如库迪的8.8、瑞幸的9.9,那么人们也越可能购买这个价格的商品。
当月销量变成年销量,除了一些应季的商品,商家有一年的时间呈现给用户好的数据,相对来说,年销售肯定比月销售数字更大,那么,商家就会倾向于思考长远的结果和可能性。
在数字效应的影响下,此次规则的变化,一是引导商家建立长期效用的概念,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中的话解释就是:“时间的流逝会影响人们感受到的效用和价值”,一个月和一年,对于商家来说,就可以不争一时之长短,而专注做好运营;
二是避免决策疲劳,一天中,我们要做很多决策,决策疲劳是在做出许多决定之后出现的,一天中做的决定越多,你就会越疲劳。同样的,月销量展示,就相当于每月要做出决策,而年销售减少了决策的频率。
打造品牌意识,变短期为长期
针对淘宝平台展示规则变化,在电商领域从业15年的某商家表示,“以前就算有差评,30天后也可以换个新的链接再来。现在不能这么随意,商家要更加努力维护好商品品质、售后服务和店铺声誉。”
也就是说,从一个月到一年展示规则的变化,当商家围绕产品或服务建立主人翁意识时,其感知价值会增加,越希望长期经营、打造品牌的商家,就会越在乎自己的每一笔订单、每一个评价。
小小的展示规则变化,却能让商家更好的明确优势,步步为营,我们可以用克亚营销创意六角论来解释:
一是概念,用一个词语,快速让客户理解你的产品能做什么,是一个认知的捷径和把手;
二是主张,你能够最终给用户带来的东西,让用户无法拒绝,避免损失厌恶;
三是故事,把你传达的信息通过故事,跌宕起伏的表达出来;
四是流程,让用户从第一次见产品到成交,所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五是模式,让用户给你钱的方式,不是一次的成交,而是一系列的成交;
六是系统,所有商业元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让目标、规则、行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这个六角论里,“一年销售量”就可以视作一个系统,概念、主张、故事、流程、模式,都可以通过数量展示来说明。
比如“概念”,对于新品,个位数的月成交量和千位数的月浏览量,传递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传递的概念是产品很一般,后者传递的概念是,不少人感兴趣;再对于“主张”,因为从众、模仿、损失厌恶等,展示规则的变化,可以直接催化用户的主张。
规则往往能改变事情的结果,比如,相对于从儿童身上收费,很多游乐园采取儿童免票的方式,家长就会觉得划算,从而更愿意买单;再比如,很多品牌产品销售时会附带赠品,吸引消费者趋之若鹜……
有时候,只是小小的改变一下,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想来淘宝平台的此次改变也是如此。至少在目前看来,对用户的消费有促进作用,对商家的布局也有保障作用。接下来会怎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