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站长资讯那些你不知道的AI产品,正在海外闷声赚大钱
8850

那些你不知道的AI产品,正在海外闷声赚大钱

站长网2023-08-21 20:33:161

据说,国内的AI创业者已经在海外市场杀疯了。

最近几个月以来,不断有AI产品出海赚得盆满钵满的消息传出。

虽然还没有举世瞩目的杀手级出海应用出现,但据我们了解,的确有不少AI产品在海外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已经出圈的如AI短视频工具Opus Clip、谷歌浏览器插件Monica、ChatGPT for Google等等,还有很多不显山露水、闷声赚钱的小产品。

可以确定的是,国内AI领域的创业者(团队)进军全球市场的力量正在崛起,最具代表性的群体就是中小创业团队和独立开发者

有哪些AI产品正在海外闷声赚大钱?出海对于国内的AI创业者而言,究竟有何机遇?我们跟一线从业者聊了聊。

今年5月,由国内创业团队开发的一款名为Opus Clip的生成式AI视频工具在海外悄然走红。

它可以将一个长视频分分钟剪辑成10个利于病毒式传播的短视频,并且自动裁切人物主体,生成标题、文案,添加字幕和emoji表情。

用户可将剪辑好的视频一键发布至TikTok、YouTube Shorts和Instagram Reels等平台,大大提高了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门槛和成本。

目前,Opus Clip的官网有两种付费订阅模式,分别是19美元/月和114美元/年。据公众号“投资实习所”透露,上线仅26天,Opus Clip的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 年度经常性收入)就突破了100万美金。

截至目前,Opus Clip已在全球累计超50万用户,获得光速、DCM、红杉、高瓴等机构投资。

至于Opus Clip背后的团队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掘地三尺,只挖到了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政官赵洋的背景。他于2014年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计算机科学。在成立Opus Clip之前,他曾于2014年在LinkedIn担任用户体验设计师,并于2015年联合创立再惠科技。

除了Opus Clip之外,今年4月在全球爆火的Chrome插件“Monica”同样出自国内的AI创业团队。

这是一款基于ChatGPT的谷歌浏览器插件,安装后按下Ctrl M或Cmd M即可呼出AI助手进行对话,体验流畅。用户选中文本后也可一键总结、翻译、解释等。

目前,Monica插件已在全球拥有超过150万用户,并且已经拓展到PC/Mac和移动平台。

上个月,Monica.im创始人肖弘在极客公园的AGI大会上,分享了他们选择从浏览器插件这一产品形态出发的原因:

在海外,浏览器插件是一个比较主流的产品形态。比如Grammarly,每年几亿美金收入,它的浏览器插件用户基数可能是亿级别的。

我们核心的考量是,AI作为一种能力,如何能够适配到各种各样的场景?浏览器插件恰好是我们发现的一个能够很好做到这件事情的产品形态。

大厂开发了很多很牛的AI能力,但很多网站并不会立刻集成这些能力。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时,确实想要用AI能力,这个时候浏览器插件,就能从用户视角抹平各个网站体验上的差距。

独立开发者出海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

去年年底 ,ChatGPT发布后仅4天,即刻商店“即士多”的负责人wong2(网名)就发布了一个插件“ChatGPT for Google”,将ChatGPT整合进搜索引擎,并且当日开源。

从有想法到开始写代码,再到最后上线,wong2花费了不到12个小时。在ChatGPT for Google上线两个多月后,用户突破了100万,随即被Monica公司收购,目前估值几千万美金。

据传wong2靠这个插件赚了上百万,并且很快又开发出一个新插件“ChatHub”。该插件聚合了ChatGPT、New Bing、Claude等多个聊天机器人,用户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使用不同的聊天机器人,并轻松比较它们的答案。

借用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的一句话:“在巨大而真实的AI浪潮中,万全计划可能是梦幻泡影,写下第一行代码,往往就是伟大征程的开始。

不过,相比于开发出Opus Clip、Monica、Google for ChatGPT等出圈的明星产品,在出海的队伍里,不显山露水的小生意流派更多。

这股势力主打从垂直细分场景切入,接上ChatGPT、Claude、Bard等大模型的API,再封装一层场景化的功能,快速做一个小产品出来,然后进行营销投放,如果被验证成功并实现盈利,就持续运营和迭代这个产品。如果到达瓶颈,就再快速开发新的产品。

Zack的团队就是这种打法。曾就职于阿里的他,去年6月开始转战TikTok电商和独立站业务,积累了一些出海的经验。在这一波AI风口中,他组织起一个小团队,已经开发了2款面向海外市场的AI产品。

其中一款智能电商客服产品“HeiChat”自4月28日上线至今,MRR(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 月度经常性收入)已达到近1万美金。

除了中小创业团队和个人玩家之外,有着更强背景的大模型厂商也在布局海外业务。

比起直接进军欧美发达国家,部分企业选择先进入东南亚市场,作为出海的“练兵场”,积累经验后再进军其他市场。

受限于自身算力基础设施不足、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小等问题,东南亚多国独立发展AI大模型存在困难,且推出了财税优惠政策鼓励AI大模型投资和研发。

这对于国内大模型厂商出海无疑是一大利好。科大讯飞就将其海外业务的第一站和战略中心设定在东南亚。6月28日,科大讯飞在新加坡举办产品发布会,旗下星火认知大模型与C端智能硬件一同亮相。

科大讯飞云平台事业群副总裁周传福指出,截至2023年6月,讯飞开放平台国际站的开发者总数已超过12万人,其中东南亚开发者数量超过4万人。

为什么国内AI玩家争相出海?从Zack等一线从业者的反馈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国外用户的付费意愿更高。运营HeiChat的这几个月以来,Zack的体感认知是,同样的产品,同样的用户量,海外用户的付费率是国内的10倍以上。

流量获取成本也比Zack预想的低得多。据Zack透露,他们在邮件营销上用了一些增长黑客的手段,效果非常好,而且非常便宜,比他之前预测的所有渠道都便宜非常多。同一个路子,还有600倍的库存可以挖。而国内的流量正在变得日益封闭和昂贵。

所谓“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通俗来说,是指创业型团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低成本的产品或技术手段实现初期的快速增长。具体到邮件营销而言,即通过优化客户邮箱获取渠道、邮件标题、邮件内容等,提高邮件到达率、打开率甚至回复率。

二是国内大模型使用不明朗。不久前,ChatGPT和调用海外大模型API的相关App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遭遇下架。

由于调用海外的大模型涉及到数据跨境传输的问题,需要遵循很多合规路径,包括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标准合同备案等。“但在海外,我们这样的小团队暂时不需要考虑合规。”Zack表现出一丝庆幸。

被下架的部分App名单

三是国内太卷。竞争团队很多,而且真正能付费的客户相对都比较大,中小创业者很难触达。国内大厂高举高打的打法也给小厂带来了压力。

受限于国内政策优化和收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很多AI创业者/团队从一开始就瞄准海外。

同时,Auto-GPT、Baby AGI、ChatGPT Plugin的出现,使得前后端代码、设计都可以让AI辅助完成,极大降低了独立开发的门槛。因此不乏有人号召国内的独立开发者集合出海,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并且做到盈利。

今年3月份,ChatGPT的API公布后,Zack和团队发现可以用这个技术解决电商智能客服的需求,一个月不到就把HeiChat做出来了。

在他看来,智能客服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应用,开发门槛和成本较低,潜在收益高。但这也意味着产品本身缺乏壁垒,当不断有相似的产品出现,可能会出现用户流失的情况。

对此,Zack的态度较为坦然:“我们的客户可能今天用A产品,明天用B产品,最后用了我们的产品,但我们也不能保证他下个月会不会又换别的产品。这其实无所谓,重点是要有持续陪跑的客户,我们能够持续解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短期利润。

Zack表示,HeiChat每天都会收到n个客户需求,其中一个来自冰岛的客户,到现在为止给他发邮件提了18个需求。在团队的需求List里,有80%都来自客户,他们会针对一些共通的需求进行产品迭代,HeiChat几乎是一周一个新版本,Build with clients是他们的追求。

虽然出海玩家众多,也有不少人能够赚到钱,但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上,国内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包括在芯片等高精尖领域,国外企业依然掌握着很大话语权,这对于国内的AI创业者来说,进入海外市场同样意味着不小的竞争。

不过Zack认为竞争是一种常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产品的开发、运营、增长与留存都是共同的课题。虽然大模型厂商很卷,但尚未形成马太效应,大厂有大厂的打法,小厂有小厂的打法。总体而言,出海面临的机遇依旧大于挑战。

“全是红海,不存在蓝海。你一旦在红海里做事情,就不在乎说人家抢你的市场,因为市场足够大,永远都能分到羹。”Zack告诉“头号AI玩家”。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