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00后“杀疯”了!没靠资本、大学刚毕业狂赚7千万,TikTok助攻AI爆款应用出世
在快节奏的创业世界中,很少有公司在没有重大投资或庞大团队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增长,AI 应用更是如此。然而,有一群最小不过17岁的00后却另辟蹊径,自力更生创立出一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 AI 移动应用程序,其中不乏月用户在10万以上、年收入在1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的应用。
三个00后勇闯 AI 创业风口
站在这场“风暴”中心的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 Zach Yadegari、一位刚毕业的23岁大学生 Blake Anderson,以及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17岁少年 Henry Langmack。在风险投资通常流向常春藤联盟毕业生或连续创业者的环境中,他们独立开发了三款 AI 驱动的应用程序:RizzGPT、Umax 和 Cal AI,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154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 Cal AI,该应用利用 AI 简化了通过食物照片进行卡路里追踪的过程,在推出仅四个月后,下载量就超过了10万次,收入达到100万美元。
据 Yadegari 称,“我的创业之旅其实从10岁开始就起步了”,当时他每小时收取30美元,向学员教授编码课程。“后来我开始扩大规模,在当地的 Facebook 群组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很快我的学生就从一人增加到两人,后来又变成了三人。对于一个才10岁的孩子来说,我感觉自己可有钱了。”
而在创立 Cal AI 之前,Yadegari 在新冠疫情期间就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创业头脑。他意识到学校正在向学生们分发 Chromebook,因此建立了一个开放性质的游戏网络,将热门游戏整合起来以供大家游玩。该项目共吸引到500万用户,后来以六位数价格被整体出售。
在取得成功之后,Yadegari 又跟在编码培训班结识的同学 Langmack 合作,希望共同探索消费者应用领域。他们的第一个项目 Grind Clock 是一款激励型闹钟软件,也就是用各种励志方式呼唤用户起床。该软件在发布后的两周之内就获得了2万次下载,但后续陷入停滞、再难增长,这也成为两人与 Anderson 结识和合作的契机。
为了弄清楚如何扩大规模,Yadegari 联系了 Anderson——一位在半年间开发出两款下载量达数百万次应用的传奇人物。之后,Anderson 同意提供资金和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但要求与 Yadegrai 和 Langmack 对等的联合创始人身份。在这三位00后的引领下,Cal AI 的初始版本正式开始研发。
没有外部资本,
如何在8个月内创收近6千万
据了解,Yadegari 和 Anderson 是从日常经验中汲取灵感创建了 Cal AI。他们意识到许多人在追踪卡路里方面面临困难,但像 MyFitnessPal 、Lose It!、MyNetDiary、Cronometer 以及 Lifesum 等同类型应用需要繁琐的手动输入,因此决定着手设计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刚开始,他们通过研究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的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证实了对更加用户友好的卡路里追踪应用程序的需求。接着,Yadegari 和 Anderson 利用他们的技术专长和之前在应用程序开发方面的经验,以注重简单性和准确性为原则来构建该工具。
Cal AI 与其他竞争应用的用户界面对比
为此,Anderson 和 Yadegari 使用快速原型方法开发了 Cal AI,利用 Python 和 Node.js 等高级编程语言来确保其技术堆栈的简单性。然而,过程中两人也遇到了两个挑战:集成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和实现精确的卡路里估算。在该应用的初始版本里,他们专注于通过食物照片进行人工智能计算卡路里追踪,且依赖现有的 AI 模型(例如 OpenAI 的 GPT 系统)进行后端处理,并利用密切圈子的反馈快速迭代原型。
开发过程中,Anderson 和 Yadegari 也曾多次交流二人对于现有营养跟踪类应用的诟病。Cal AI 应用的核心技术是使用 AI 图像识别来评估营养成分,也是其成为与其他竞争对手间最确切的比较优势。Yadegari 指出,“根据我们的测试,当图像在自然光下以非倾斜角度进行拍摄时,我们的识别技术准确率可达90%。这实际上比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还要靠谱,因为食品药监局允许厂商在标签上将热量数字少标不超过20%。”
当然,在拥挤的市场中推出受欢迎的新应用绝非易事。首先不得不提的是,Cal AI 采用了一种低成本的定价模式,以每月10美元或每年30美元的价格提供该应用。这种定价结构吸引了更大的用户群并提高了订阅率。并且,Cal AI 优先考虑频繁的迭代和测试,以优化用户体验。他们使用 Superwall 等工具来优化付费墙,并频繁进行 A/B 测试,以改进入门流程并提高转化率。
对于 Cal AI 而言,找到正确的营销策略也是其脱颖而出并与用户建立联系的重要原因。最初 Cal AI 最初利用 TikTok 的病毒式营销功能来作为关键增长渠道来宣传其 AI 卡路里追踪应用程序,其创始人制作了引人入胜、极具视觉吸引力的视频,突出了应用程序的独特功能。此外,Cal AI 继续利用小众影响者来扩大其影响力,且重点关注5美元的 CPM(每千次观看费用),以使营销活动与 CPA 和转化率目标保持一致。
同时,Cal AI 推出了推荐代码系统来激励有影响力的人,将创作者转变为积极的品牌拥护者,并致力于推动下载和注册。这些方法都让他们无需昂贵的影响者或大规模广告即可自然地接触广大受众,也使得 Cal AI 迅速提高了知名度和用户参与度。
截至2024年12月,Cal AI 的 ARR 已达到约800万美元(约合5.87千万人民币),证明了其创新方法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手里仅200美元的大学生,
资产翻了5万倍
RizzGPT 和 Umax,是 Anderson 在参与创立 Cal AI 之前就成功运用 AI 开发完成的两个应用。在最近的播客节目中,Anderson 分享了他在没有任何编码经验的情况下,开发和扩展消费者移动应用的历程。
Anderson 对于 AI 科技一直非常着迷,在一番体验之后,他很快发现了解决常见需求的重要机会:帮助男生在约会应用上更得体地回应女生。RizzGPT(后更名为 FlowGPT)就是一款使用 ChatGPT 在约会应用上生成个性化回复消息的贴心工具,而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款工具完全就是用 AI 开发而成的,期间未经任何手动编程。
在这款应用中,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对话截图,而该应用会使用 AI 技术分析文本内容并提供回复建议。虽然最初的回复内容显得比较机械、僵化,但通过提示词工程的设计和调整,Anderson 成功改进了输出质量,听起来更有人情味、也更具吸引力了。这款应用的简单纯粹与极具针对性的用例设计引起了用户们的广泛共鸣。
Anderson 的营销策略也同样极具创新性,他选出了几位负责创作“Rizz”内容(即讲解如何快速拉近双方情感距离)的网红,并向他们每人支付50美元进行推广。他选择的网红都有着很高的活跃粉丝数量,视频观看次数与关注者数量高度重合。正是凭借着将应用定位与受众群体牢牢联系起来,这项策略很快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仅凭两位网红的推广和区区100美元的合作成本,该应用在一周之内就迎来了20万次下载,并在第一个月中就实现了8万美元收入。也就是说,这两段视频实现了近20万美元的经济价值。
在 RizzGPT 获得成功之后,Anderson 又推出了 Umax,这是一款专注于“改善颜值”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穿搭和妆造推荐。Umax 会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提供个性化建议,由前沿图像识别 API GPT Vision 进行分析。Anderson 与社区中具有影响力的多位重要人物展开合作,帮助 Umax 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上线首月即拿下10万美元,第二个月收入20万美元,随后每月收入超过50万美元。
根据公开信息,作为 RizzGPT (FlowGPT)、Umax 和 Cal AI 这三款应用的创始人,现在 Anderson 的净资产已接近1000万美元(约合7.3千万人民币)左右。但据 Anderson 本人称,他的每一个成功故事都是在挣扎、抑郁、焦虑和一堆失败中建立起来的。在他还是一名大学生时,银行账户里一度只剩下200美元。
结 语
更加令人注目的是,这三位00后里唯一还在上学的 Yadegari,在担任 Cal AI 的 CEO、打理自己不断发展的公司的同时还需要兼顾高中阶段的课业压力。他坦言,“作为一个17岁的年轻人,管理一支由17位全职员工组成的团队非常困难,毕竟我每天都得把很多时间放在学校里。我经常在上课时用 Slack 给团队发消息,必须电话沟通的事情则安排在课堂之外。”
随着 Cal AI 的稳步发展,Yadegari 也迎来了关于自己未来命运的关键决定。“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上大学。现在,我的计划是在大四毕业之后马上休学一年,抓紧时间全力投入 Cal AI、倾注所有精力,尽可能扩大其业务规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Cal AI、RizzGPT 和 Umax 的成功,只是00后企业家们颠覆传统行业的广泛运动中的一个缩影。
这场由年轻人领导的技术革命浪潮中,还有其他几位知名创业者的身影:
Kelechi Onyeama(21岁):创立了 Social Wizard,月度经常性收入达6万美元。
Alex Slater(19岁):创立 Quittr,月度经常性收入达3万美元。
Abbott Jones(17岁):依托亚马逊建立的网店业务月收入达5万美元。
参考链接:
https://whatastartup.substack.com/p/two-gen-z-founders-bootstrapped-cal-ai?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
https://picklerooms.com/blogs/origin-stories/Anderson-anderson-building-rizzgpt-and-umax
https://www.forbes.com/sites/josipamajic/2024/11/02/meet-the-17-year-old-ceo-behind-a-12m-ai-powered-nutrition-app/
https://alphaleaders.co.uk/hacking-the-app-store-gen-zs-15m-arr-bootstrapped-success-story/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