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开卷“碰一下”,背后有何深意?
在科技界,小米的动态总是让人瞩目。
近日,针对小米发布的MIX折叠屏系列新机,小米CMO许斐透露,该机型支持支付宝新出的碰一下支付,比苹果还要快。
此话一出,就有网友对小米和支付宝的“互蹭”合作表示欢迎,甚至还有已经支持支付宝“碰一下”的商家也喊话米粉来门店试用体验。
搞流量是一把好手的小米,不可忽视其商业嗅觉一贯非常灵敏,那么这些举动背后深意就非常值得关注了:小米为什么突然开卷“碰一下”的丝滑度?
支付宝“碰一下”是什么?
作为流量之王,小米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
小米新机这个亮点激起了外界的好奇心。不了解的网友不由发出疑问,这个支付宝“碰一下”到底是什么?
不少测评博主争相奔赴线下门店,都想在第一时间进行打卡体验。
在配置了支付宝“碰一下”的线下门店的柜台上,会有一台长条形支付设备。支付流程很简单,选购好商品后,商家输入金额,用户解锁手机,“碰一下”新设备的感应区域,即可完成付款。
支持“碰一下”的商家,会在收银台放上“碰一下”设备
换句话说,以后不用再问店家到底是“我扫你还是你扫我”,也不用经过“手机解锁—打开支付宝—展示二维码”这样的烦琐流程,只需要把手机亮屏解锁后靠近支付设备,就能完成这次交易。
从用户反馈上来看,支付宝“碰一下”很适合用在商场、便利店等经常排队结账的地方,大家希望可以直接付款、“碰”完就走。
而从技术角度来讲,“碰一下”和“扫一下”实际都属于条码支付。区别只在于“扫一下”使用了手机上的显示屏和摄像头,而“碰一下”使用了手机上的NFC(近场通信技术),在使用上述传感器完成交互后,支付在网络端完成,两者具有同等安全性。
用小米“碰一下”真比苹果好?
在小米放下“比苹果还要快”的豪言过后,一众测评博主亲身上阵为其证言。
“解锁亮屏—触碰支付”的1步到位丝滑体验,令评论区不少围观群众心驰神往,甚至有人调侃,以后大家聚餐吃饭时,意思意思争抢着买单的盛景,或许会因过于便捷快速的“碰一下”戛然而止。
虽是网友玩梗,但从相关测评结果来看此言确实不虚。
《
对比而言,在使用“碰一下”功能时,安卓手机在支付体验上实现对苹果的弯道超车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操作步骤来看,同样是“碰一下”支付,安卓手机确实流程更少、时间更短,只要1步;而苹果手机明显需要多点一步。
关键是,还有人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些较为老旧的iPhone机型在“碰”的时候感应不那么灵敏,或可能是iPhone信号弱等原因所导致。
更遑论如今,在国产手机品牌和支付平台的优化下,“碰一下”付款跟apple pay在体验上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从这个角度来讲,同样使用“碰一下”,小米用户敢说自己比苹果用户体验更好属实没什么大问题。
手机里的小透明要被卷起来了?
在支付逻辑上,“支付宝碰一下”可以被视为一种利用NFC技术增强的条码支付体验。所以这一次,小米新机支持“碰一下”也令NFC重回大众视野。
其实,国内的NFC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默默发展,这些年,手机品牌们以强大的产品能力迅速提升手机性能、降低成本,使得就算只是一个千元甚至百元智能机,如今也能搭载NFC功能。
虽然NFC功能在智能手机的迭代进程中不曾缺席过,但因缺乏广泛的应用场景,手机厂商们有时候也表现得异常纠结:不做这个功能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做了却又显得很鸡肋,这就难怪每次新机发布上,他们宁愿去卷摄像头的性能,也不会把NFC当成卖点了。
被用户长期无视的最直接后果,是连手机厂商都没有动力去优化NFC功能。而随着小米这波带头“碰一下”,正式将外界目光拉回到这个沉寂已久的功能上,且跟随着支付宝“碰一下”在上海、成都、武汉、长沙、杭州、福州、重庆等城市落地的脚步,从用户和商家侧的反馈来看,正呈现出一片多方共赢的趋势。
之于用户,多了一种简单、不打扰、不需要生物信息、安全的新支付体验;
之于商家,新用户碰一下最快3秒钟完成入会,品牌会员碰一下就能享受会员价和积分等能力,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
之于手机厂商,如果能将“碰一下”的使用体验做得更好,无疑让其多了一个新卖点……
一切正印证着这样一句话:当行业有变化的时候,新机遇也会悄然而至。
或许NFC缺乏应用场景的问题,就有可能通过“碰一下”打开局面,毕竟支付宝作为一个高频日用app,拥有超10亿的用户和庞大的商家网络。
而NFC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门禁、票务、数据传输等多个领域,拓展NFC技术的应用场景,可以增加其价值,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企业加入;为确保NFC技术在不同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和设备类型(如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上的兼容性和一致性,相关企业必然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小米支持“支付宝碰一下”,只是为NFC在国内市场的应用推开了一扇大门,接下来就是期待有更多公司、从业者能加入进来,为用户“卷”出更好的服务。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