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妈妈们的互联网生活,沉默而多彩
提起互联网,大家总会默认,这是年轻人的世界。
年轻的媒介、年轻的使用者、年轻的语言,制造年轻的文化和潮流,一切顺理成章。平台关心年轻用户的喜好,因为他们是活跃且购买力强劲的人群;媒体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动向,追踪着“这届年轻人”又如何如何了。
年轻人当然是互联网世界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习惯表达,擅长探索,在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产品里成为主力军。但他们绝不是互联网世界的全部,浪潮之下是海面,海面之下的世界,沉默而多彩。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三位中年妈妈,讲述属于她们的互联网生活。和妈妈们对谈的,是她们各自的孩子,也是刺猬公社的三位年轻作者。在选题会上,几乎没人能回答出“你的妈妈最爱用哪款App”,而在对谈过后,他们开始知道妈妈最喜欢看哪本种田文,如何在网上挑选漂亮裙子,以及在小红书关注了多少人。
以下是三位妈妈的讲述。
从琼瑶到种田文
星晖妈妈,45岁
05、06年左右,我刚刚跳槽到一家新公司。那时候身边的人刚开始流行玩“淘宝”,应该也是我第一次主动摸索“上网”这件事。
当时的淘宝跟现在还很不一样,我记不清当时是不是就叫“淘宝网”,但应该已经有“支付宝”一说。最早的时候,支付宝还要到银行里去开户,有张小小的卡片,每次付款、转账会发个号码,然后我刮开对应的码,再把里面的数字输到电脑里。
网购就这样忽然兴起了,我一开始只买便宜的东西试水。现在大家好像很习惯了,很贵的东西也在网上买,但那时候谁都不敢的。我会想,万一买了没有送过来怎么办?万一买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怎么办?
直到今天,我始终没有在网上买过什么大件。网购最贵的东西,应该就是给你买了一双鞋,打对勾的叫什么来着?考试前特地买的,那时候最贵了。
实话实说,网购这些年虽然没有受过什么骗,但花的冤枉钱也不少。有些东西在网上看着很美,买回来却没什么大用。比如我之前买的“头皮按摩器”,广告说得好听,用起来才发现痛得很,还把头发扎得乱糟糟,所以往那一扔再也不管了。
总之,除了工作用的电子邮箱、搜索引擎,我最早拿电脑上网就是为了网购。
除此以外,我也学会了用电脑上看小说,当时看琼瑶奶奶写的比较多——那时候我们都叫她“琼瑶阿姨”——她有新书的时候,大家就会看一下。
年纪轻的时候,我看武侠,看金庸的小说。那时候还有个写武侠的叫什么来着?鬼谷子?我觉得他写的小说也不错,但名气没有金庸大。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神雕侠侣》。更早之前,《射雕英雄传》这些金庸的小说就拍过电视剧了,火得不得了。那个时候我还没接触网络,电视机还不普及,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才有。
《射雕英雄传》播出了,新闻上说翁美玲自杀了,黄蓉有了别的人演,这么多年就这样过去了。16、17年开始,我不怎么看电视了,娱乐活动基本都转移到手机上,看小说也是。
我差不多是13、14年的时候开始用第一部智能手机,总是坏,还送到广东的厂商那里修了一回,之后大概每两三年会换一部手机。
最开始我用手机上的“百度”看网络小说,为了不伤眼睛,又下载了“喜马拉雅”这样的软件听小说。到今天,我听书更多,不过偶尔听了之后会很心急,就到百度上搜一下大结局,先悄悄瞄一眼……
如果要说喜欢的题材,种田文、玄幻文我都听,不过只听女性主角的。
早期这种小说听一集时间比较长,大概有18到20分钟,后来变短了很多,最短的只有三分钟,普遍的大概是5分钟一集。
也就是说,原本一部小说长的是三四百集,短的一两百集,现在呢?动不动就一两千集,有的都三千多集了还没更完。
在这种情况下,我比较倾向于听已经完结的小说,如果才刚连载了一两百集,我就会先订阅,然后放在那边,等它养养肥。
对比起来,手机上看的小说跟以前看的琼瑶金庸不一样了,平均质量没有以前那么高。以前那些小说很少为了凑集数而去凑内容,但是现在故事里写到吵个架,快一点的话一场架要吵个三五集,慢一点的话十七八集还没吵完……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这样,有很多人写得蛮好,会做一些创新。比如早期的种田文大多是发家致富流,这几年会和其他类型结合一下,像末世背景之类,题材就有些新颖的变化了。
最近我用手机的一天,就是从早上听小说开始,一边做早饭一边用喜马拉雅之类的软件。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会逛一会儿“唯品会”或者“京东”,我没有专门下载它们的App,但是“微信”里可以直接跳转过去。
微信其实我用得不早,渐渐的身边同事都在推荐,说打电话什么的都不用钱。用的人多了,我才自己去下载。每天在公司,电脑上开着微信,手机上也要开着,很多工作会用到。
等到下班之后,我有的时候听听小说,有的时候看看“视频号”,也看“快手”。
最近我关注了快手上一个主播,加了人家粉丝团。主播每天晚上从7点多直播到9点,是跳健身操的那种。
我会在中途打开直播间,跟着一起运动半个小时。健身操分成很多集,有时候我从第五集开始,有时从第四集开始,跳个两三集就出来了。
上网将近20年,好处肯定是更方便了。
2021年到现在,我基本上不用电脑网购了,都是用手机逛淘宝。疫情的时候我用了“淘菜菜”来团购,这两年开始用“美团”和“饿了么”,我在上面买牛奶、水果,上个礼拜买了一条红烧鱼,越来越多的事都能在网上处理掉了。
网络也让我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公众号我看得比较多,比如“每日人物”,发现有意思的文章就会和同事朋友分享一下,他们找到好看的也会发给我。
很多你们年轻人里流行的软件,我用得不多,了解一点皮毛。有一回我搜一个视频,才知道了“哔哩哔哩”。“知乎”是在搜索问题的时候看到的,上面的回答好像更权威一点。
再比如我这几天看报道,说杨幂和嘉行传媒解约了,那我也知道里面提到的“豆瓣”评分什么意思,尽管我自己没用过豆瓣这个软件。
“微博”刚出来的时候,我弄过微博号,后来很多年不用了。虽然看不到微博热搜了,但新闻软件经常会跳出推送,所以也不会真错过什么大事。
但我有时候也会想,今天一个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好像全国人民都会知道。我觉得不太好,很多个人信息没必要随便给人家。
互联网很好,但也让我们变成几乎没有隐私的人了,对不对?
断网一天,你会做什么?
静伦妈妈,49岁
那太恐怖啦!现在哪里离得开手机?每个人都像捧着宝贝一样捧着它,一天用个7、8小时不为过,没有手机没有网的日子根本没发过。
现在几点啦?我要收蚂蚁森林的能量了。收完能量要给小姐妹发一发自己喜欢的衣服,让她们帮我筛选。再看看微信视频号有什么正能量鸡汤分享到幸福家族群里。上班的时候就更离不开网络与手机,办公文件需要用WPS、微信、邮箱等等。晚上躺床上刷抖音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是我们中青年的专利。
还记得我第一次上网是在20年前,也就是2003年。
那一次的经历令我记忆深刻,领导让我打印文件,但我以前从来没碰过电脑,打错了好几次,被一通批评。后来一边小心翼翼的问旁边的同事一边学才没耽误公事。word、excel都是从那时开始要求熟练掌握的。
那时候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当时的iPhone多贵呢!内存也少的很,只能下几个软件,我记得当时我下了微信、淘宝、QQ这些APP,淘宝是我个人最喜欢的APP,我很早就被它吸引了,可谓是不用不知道,一用戒不掉。我的衣服全在那里买,既方便又快捷。孩子经常说家里全是我堆的快递盒,我回嘴,你不也这样吗!
在工作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就是邮箱和微信,学习使用微信的过程较为艰难,还是你教我学会的。一开始自己摸索只知道怎么回复消息,后来发朋友圈、加好友、发红包都是我主动学习的成果。
现在我常用的APP除了淘宝外还有盒马,盒马是近几年新推出的APP。以前买菜都要去菜市场或者超市,菜市场人多、道路窄,不能开车去。盒马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盒马的蔬菜质量能让我放心,不需要去现场挑挑拣拣。
除此之外,大型的家具电器我不太敢在网上买,觉得没什么品质保证,这方面我还是趋于保守。
天有不测风云。网购也有不如人意的时候,上次我买了一件衣服,网上看着质感很好,实际到货一看布料非常廉价,好巧不巧,退货也发生了问题,快递员将两家商品地址搞混了,造成货物寄反,他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我的一再投诉下,快递员才给我退回了快递费。经过这一次,我自己长了个心眼,每次都要和快递员再三确认,分门别类。
还有一次用顺丰寄国际件,他们把东西寄丢了。我打了12345投诉,但因国外没有监控系统,顺丰只赔了运费,东西至今也没有送到。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想要在手机上下单、速度快、便宜的寄国际件只能选择顺丰,所以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它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我自己是“网瘾”妇女,但还是希望女儿少看手机多出去走走,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在电脑上敲字,晚上回家还是一直盯着手机看,谁都知道看多了手机对眼睛不好。
但反正说了她也不听。
50岁后,我带上了近视眼镜
弋曈妈妈,53岁
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还是在我结婚前。那时候,全国上下风靡五笔字型输入法,周围的朋友都要去上五笔打字的培训班。我也曾经心动过,当时很多公司在招打字员,工作轻松,也方便在家带孩子。我背过一段时间“字根”,但没有坚持下去,只要一段时间不用很快就会忘记。
现在,大家都用拼音输入,没有人会用五笔了。
工作时间之外,我不会主动使用电脑,对于新的机器,我总是会有一些使用障碍,越先进的东西越复杂。2004年,家里第一次安装电脑时,只是开关机、连接网络我就研究了好半天。
与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更好玩、方便,对我生活的帮助也更大,在手机可以购物之前,我从来没网购过。第一次网购,我用的不是淘宝而是唯品会。当时觉得,唯品会上的品牌经常能在商业街、商场里见到,东西质量好、可信赖,淘宝上的东西五花八门,太多商家没见过、不了解,商品可能良莠不齐,要花很长时间选择、分辨,害怕自己买错东西。
你之前送了我一只电动牙刷,前段时间,电动牙刷头用完了,我自己在淘宝上搜索。买回来之后才发现型号不对,但我已经拆开了,所以就没有退货。我只问你要了品牌名字,没想到同一个品牌还有那么多不同型号的牙刷头。
现在用淘宝次数多了,比以前熟练一些,但还是觉得功能太多、太繁琐,用起来有些麻烦,但淘宝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退货非常方便,可以预约时间,快递员上门取件。此外,每当双十一、双十二这种购物节时,我也会上淘宝逛一逛,价格优惠力度非常大。
去年,疫情期间,超市买菜不便,我第一次使用美团点了份外卖,是一个汉堡套餐,当时送达时间非常快。
但之后很少点外卖了,外卖的种类相差不大,没有自己做的饭健康、丰盛、有营养。美团买菜,我进去逛过,但还是喜欢亲手挑菜的感觉,看到的是什么样买到的就是什么样,在手机上怎么看得出菜的好坏呢?
我手机里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软件应该是微信、小红书和同花顺(股票软件,作者注)。
微信就不用说了,刷朋友圈、在公众号看新闻,每天都是少不了的。小红书对于我的用处非常大,我在小红书上可以看到、学到很多东西,我喜欢在上面看英语小短文,用它练习英语听力。有段时间,我觉得普通话不够标准,还跟着博主学普通话,听他们朗读散文。
我还在小红书上学画画,坚持了差不多一年,画了两大本简笔画。小红书上搜简笔画大全,就从最简单的小动物画起,后来慢慢画复杂的人物,都是跟着小红书上的视频学起来的。
除了学点技能之外,每次我晨跑回来还会跟着小红书上的视频进行拉伸,做一些有氧运动,还有瘦腰瘦小肚子的健身操,不知道做什么饭菜时,也会在小红书上查,小红书真的太方便了。
抖音我用过一段时间,身边的人经常用抖音录短视频,加模板、加滤镜、还可以配上音乐,但我不爱拍视频,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想来还是不够热爱生活吧。
除了这三个经常用到的软件之外,我还很喜欢用微信读书,每天都会读一会,有时看得眼睛酸,看累了就用听书的功能来听,每天睡觉前,我都会读一会、听一会。
你等我打开一下我的微信读书,我今天已经读了两小时四十分钟,最近在读的两本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和《靠谱》。
送给你一句,我最近最喜欢的话——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句话我十分有感触,也希望你们年轻人抓住机会,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最大的受害者恐怕是我们每个人的眼睛。前段时间,我的眼睛总是不舒服,看手机也没有以前清楚,刚办完退休手续那天,我去眼镜店准备给自己配个眼镜,验光师对我说:“阿姨,您怎么近视啦。”
老眼昏花说得就是我这个年纪的人,但别人可能是老花眼,而我是近视。为什么呢?大概是晚上睡觉前总是不开灯看手机的原因。
尾声
人们都说,母亲与子女之间,总有绵亘一生的情感链接。
但再熟悉的人,也会有着因忽视而陌生的一面。过去的你是否想过,在你快乐冲浪的每一天,妈妈度过了怎样的互联网生活?在网上,她们喜爱什么、投入什么、追逐什么?哪些新鲜事曾让她们大开眼界?
在母亲节这天,问问妈妈吧,就像儿时每次求解一样。
我们期待您的留言分享。
- 0000
- 0001
- 0000
- 0002
- 0000